最优所得税理论
从最优所得税理论的发展看,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以模型的形式存在。米尔利斯模型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模型,他所使用的方法也成为最优税收理论研究的通用方法。最优所得税的核心问题是,应当如何确定最优累进(累退)税率,以使税制在筹得一定税收收人、满足一定公平目标的基础上,符合效率原则,即使效率损失最小或社会福利函数取得极大值。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模型是最优非线性所得税,非线性所得税与线性所得税不同,它有多个边际税率,对不同的收人水平适用不同的税率,也就是说税率是累进的(或者累退的)。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的核心问题是,应该如何确定所得税的累进(累退)程度,换句话说,应该如何设定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米尔利斯的最优税收园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的模型中,最优所得税是非线性的,他假定:
第一,不要虑跨时问题,即模型是静态的。
第二,忽略偏好、家庭规模和构成以及自自愿性转移支付中的差异。
第三,个人是理性的,个人效用是关于消费和劳动供的,数;社会福利则是个人效用函数之和(实际上他使用了伯格森萨缪尔森社合馆利函数)。
第四,假定没有移民。
第五,假定政府对经济中的个人效用及其行话具有完备的信息。
第六,不计实施最优税收的管理成本。上述假定条件实际上就意味着模型中的个人仅在他们的税前工资或生产率(在模型中,税前工资与生产率成正比,同时这一假定也意味 着所有不同类型的劳动之间是完全替代的上有区别,而税收仅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每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则受到政府的税收政策的约束,因为这会改变个人的税前和税后工资。劳动供给是连续的,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问题就变为政府应如何选择所得税税率,以使社会福利函看取得极大值?来尔利斯经过严格的数学论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边际税奉应在0和1之间:第二,对最高收入的个人的边际税率应为0:
第三,如果具有最低税前工资率的人正在最优状态下工作,那么对他们的边际税率也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