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师生深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片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

院校:成都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07 13:07:27


    8月25日至30日,来自成都师范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四川林草重点实验室的6名师生,奔赴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片区,开展为期6天的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这是该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组织的首次野外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后续当地开展精准保护工作积累了第一手基础数据。

    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片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此次调查前,实验室师生结合天全片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及现有生态资料,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将样线布设、物种观测、数据记录等环节细化分工,确保调查工作科学高效推进。

    调查期间,师生团队克服山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等困难,沿着预设样线徒步穿行于密林之中。白天,他们用望远镜仔细观测鸟类、兽类的活动痕迹,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生长状态,对发现的珍稀物种栖息地特征进行详细标注;傍晚至夜间,团队还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夜行性动物的活动规律展开监测,同时采集土壤、水体样本,为后续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这是我们第一次将课堂所学的生态调查理论真正应用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外实践中,不仅看到了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还发现了大熊猫粪便、毛屑等活动痕迹,真切感受到了这片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参与调查的学生说道。带队教师表示,此次调查不仅是对实验室科研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天全片区的生态现状,为后续开展针对性保护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四川林草系统认定的重点实验室,成都师范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始终聚焦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需求。据实验室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查获取的动植物名录、栖息地环境数据等成果,将进一步整合分析后形成专项报告,为天全片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优化生态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未来实验室还将持续开展常态化调查,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成都师范学院部门动态 撰稿人:王刚 审稿人:刘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