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4月13日,绿色低碳冶金与新材料学术论坛、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白云鄂博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进展汇报会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姜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郭占成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等专家在线下参加相关学术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副校长柴立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张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成保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五矿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何发钰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武汉科技大学张一敏教授等专家线上参加会议。
学术论坛前,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各位专家围绕冶金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与引进办法、冶金领域研究热点等展开讨论。
4月12日下午,绿色低碳冶金与新材料学术论坛在明德楼D202会议室召开。姜涛院士、赵中伟院士、郭占成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永全,副校长张新房出席论坛,我校师生代表140余人参加论坛。韩永全主持论坛。
姜涛院士、赵中伟院士、郭占成教授分别作题为“我国钢铁原料转型升级与绿色化发展”“地球化学与提取冶金”“超重力冶金-原理、方法、应用”的学术报告。 论坛结束后,校党委书记成涛,党委副书记、校长韩永全,副校长张新房、李卫平会见了黄小卫院士、姜涛院士、赵中伟院士、郭占成教授。
成涛对各位院士专家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们在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助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敬佩,并对专家们给予内科大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说,新时期的科技大学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学校紧紧围绕“五大任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找位置、担任务、谋发展,全力打造“冶金工程”冲击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凝练“稀土+”新材料新技术、冶金新理论、绿色冶炼技术、战略资源保护等学科方向,热忱期盼各位院士专家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一以贯之给予内科大指导支持,进一步开展实质性合作。
各位院士专家对学校目前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并表示将找准切入点支持新时期内科大的发展建设。
4月12日晚,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在包钢宾馆召开。黄小卫院士、姜涛院士、赵中伟院士、郭占成教授、东北大学刘承军教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宋希文教授、我校安胜利教授、韩永全教授、彭军教授线下参加了会议。张跃院士、蒋成保院士、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线上参加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小卫院士主持会议。
重点实验室主任韩永全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副主任彭军对实验室发展规划和开放课题情况进行了说明。委员们对实验室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场地规划、队伍建设、资金保障、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韩永全表示,将整合学校资源,集全校优势资源,高水平建设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月13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白云鄂博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推进会在包钢宾馆举行。黄小卫院士、姜涛院士、赵中伟院士、郭占成教授、杨斌教授作为专家线下参加了会议,柴立元院士、何发钰教授级高工、张一敏教授线上参加了会议。包头市副市长齐秀丽、科技局局长杨军应邀出席会议,我校科技处、包钢战略发展规划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张新房主持会议。
包钢集团总经理李晓作为课题主要参与方和示范工程建设方作表态发言。项目负责人安胜利教授对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说明,稀土研究院李强、内蒙古科技大学杨育圣、长沙矿院刘兴华、有研稀土冯宗玉、内蒙古科技大学彭军分别对5个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各位专家在课题亮点凝炼、项目课题间有机整合、示范工程推进、经费使用规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负责人安胜利对专家们表达了感谢,并将协同各参与单位,高质量完成项目研发任务。
本次会议由内蒙古科技大学牵头,包头稀土研究院、长沙矿业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旨在强化各课题承担单位的责任,加强各承担单位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高质量完成项目所规定的研究内容,确保项目顺利验收。
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微新闻 图片:大学生记者团(闫新泽 娄治锴 马冉) 排版:大学生记者团(林峰宇) 责编:袁永峰 梁海燕 郭琦 审核: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