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照顾特殊。来宾中如有饮食习惯不同的少数民族或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员,要予以特别照顾,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2.安排饮食工作的程序
(1)制订饮食工作的方案。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型活动,要事先依据活动整体要求制订一套详细的饮食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餐标准。就餐标准要分解到早、中、晚三餐的具体支出。第二,就餐时间。就餐时间一般要根据活动的作息时间综合考虑。第三,就餐地点。如果人数较多,要多安排几个就餐地点。第四,就餐形式。即采取个人分食制还是同桌合餐制。第五,就餐人员组合方式。即就餐时是自由组合还是按编组的方式组合。第六,就餐凭证。即制作一些餐券供就餐时使用。第七,保证伙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2)预订餐厅。餐厅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餐厅的卫生条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第二,饭菜品种和质最能否满足要求。第三,餐厅大小是否能够容纳全部就餐人员。第四,餐厅与活动场地和来宾住地的距离是否适当。第五,价格是否合理。
(3)印制和发放就餐凭证。就餐凭证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印制专门的就餐券,在来宾报到时和文件一起发放,以后每次就餐时由工作人员收取;另一种是凭代表证进人餐厅。
(4)统计就餐人数。准确统计就餐人数是安排好就餐的重要前提。人数不准确,偏多则造成浪费,偏少则会影响部分来宾的就餐。统计人数的方法一是根据签到,二是分组统计,然后汇总。
(5)制订菜谱。组织活动的工作部门要十分重视菜谱的制订。要在经费预算的框架内,尽可能与有关餐厅商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菜谱,并尽可能满足少数民族代表以及一些有特殊饮食习惯的代表的需求。
(6)餐前检查。就餐之前,要对饭菜质最、份数、卫生状况等进行必要的检在,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者调整。
(7)餐后反馈。来宾就餐后,要注意听取他们对饭菜质最以及餐厅服务态度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