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需求定理

院校:西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1 14:37:23


    需求定理

    从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中可以看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最与其价格是呈反方向变动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在理解价格的决定时,需求定理是很重要的。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最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减少;反之,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

    在理解需求定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所谓“其他条件不变”是指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不变。离开了这一前提,需求定理就无法成立。这就是说;需求定理是在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收人在增加,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就不一定呈反方向变动。

    (2)需求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这一定理也有例外。

    ①某些炫耀性商品。例如,珠宝、项链、豪华型轿车之类,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奢侈品。其价格越高,则代表其拥有者的身价越高;如果价格下降,则不能再代表这种社会地位与身份。因此,该类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反而越大。

    ②某些珍贵、稀罕性商品。例如,古董、古画、珍邮之类珍品,其价格往往是其珍贵、稀有特性的显示。其价格越高代表这种物品越稀有、越珍贵。因此,该类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反而越大。

    ③某些低档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最著名的是以英国人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

    ④某些带有投机性的商品。例如,证券、黄金市场上就常有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的需求曲线可能星现不规则状态。

    经济学并不是简单地描述某种现象,而是要解释某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那么,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为什么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呢?经济学家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这一点。

    替代效应指的是;消费者减少对其他类似商品的购买而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例如,猪肉和牛肉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一旦牛肉降价了,消费者就会少买猪肉而多买牛肉。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这种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就是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指的是,高价格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故商品消费量会相应减少。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人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例如,如果衣服的价格上升而消费者的货币收人不变,则消费者实际收人减少,对衣服的需求量必然减少。这种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实际收入减少与需求量减少就是收人效应。

    替代效应强调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收入效应强调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需求定理所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