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院校:云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3 11:05:33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任何私人部门都不愿意或不能充分提供。因此,其产量会低于合理的水平,即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产量水平,由此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少和资源的浪费。此时,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市场失灵

    非排他性使得任何购买公共物品的人都不能独自占有该产品所能提供的全部效用或收益,都不能阻止别人去无偿地享用该产品。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搭便车就是免费乘车,不花钱而进行享受。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比如你不必为使用路灯而花钱。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样,通过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所致,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我们可以考虑选择这样一个例子;烟花表演。假设某小镇上的居民喜欢在除夕夜观看烟花,根据经验,全镇500个居民中的每个人对观看烟花的评价都是10元,则燃放烟花的利益就是5000元。当放烟花的实际成本为2000元时,由于5000元的利益大于2000元的成本,小镇居民看烟花是有效益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能提供这种有效益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设想某企业决定举行一场烟花表演,但它肯定会在卖这场表演的门票时遇到麻烦,因为它的潜在顾客很快就会想到,他们即使不买票也能看到烟花。由于 烟花表演没有排他性,人们便都会想“搭便车”,即想得到一种物品或服务的利益却避开为此付费。果真如此,是没有人会愿意拘腰包的。

    由于人们有“搭便车”的利益动因;自由竞争的市场就不能提供有效益的结果。搭便车者的存在,使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个人无法收回失去的成本,他就会做出不举行烟花表演这种从私人来看理性,但从社会来看无效益的决策。正因为如此,市场的均衡量就会小于社会的最优量。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用,如高速公路、健身房、高尔夫球俱乐部等,这些都是公共物品,但是由于其使用时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说范围小、比较集中、比较封闭、便于管理等原因。它有能实现排他性的条件,生产者为了避免“搭便车”这种情况.实行收费管理,不付费不能消费。

    这种排他性使用,虽然可以收回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提高其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供给但不能使所有人免费使用,致使使用的人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它的社会效用得不到有效的、充分的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造成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