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成考函授《现代企业管理》学习课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院校: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2-24 11:34:02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  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传统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两种目标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而现代财务理论将财务目标等价地表达为企业目标。这是基于企业经济活动职能化的内在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产品的质量改善以及盈利等诸多目标,而且有时可能为了某种战略考虑(如规模扩展)而牺牲其他的目标(如盈利)。

    从长远意义上说,只有实现资本增值才是企业的本质追求。动态地看,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职能化”目标,其他目标都由此而派生,因此,企业目标往往就放等效于财务目标。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以往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另外,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少表明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实力。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增加利润。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说明所获得利润和所承担风险之间的关系。

    (4)容易产生经背行为短期化导向,即只顾片而追求利润的增加,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因此,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

    2.每股收益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每股收益最大化即每股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是税后净利润与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而资本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前者针对股份制公司,说明了每股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后者说明了所有企业的投人产出关系。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有效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缺陷,它既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又便于投资者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分析不同企业盈利水平的差异,确定投资规模和方向。但它依然存在着“没有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和“没有考虑每股盈利的风险性”的问题。

    3.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者投资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他们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盈利的能力,而不是企业已经盈利的数额。企业价值是通过市场评价而确定的企业买卖价格,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股东是企业的拥有者,股东的财富如何去表示和衡量,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中出售的公允价值,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有利于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股东财富越多,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越大;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为必要,更为合理。

    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由于存在着市场价格,所以比较容易衡量企业的价值,但对非上市公司则缺乏可衡量的依据;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的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股票价格除受潜在获利能力、风险等因素影响外,还受证券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等非企业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上股票的价格与企业的实际价值是存在有一定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