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职能
讨论货币政策和货币需求问题,必须先认识货币的职能,因为货币有其独特的功能,才会引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那么,货币有哪些职能呢?
第一,价值尺度。货币可以作为一种价值尺度用以衡址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也就是价格。既可以用来街量现行的价格,又可以衡址将来的价格,有了货币,各种商品的单位价格和总价格都可以确定,从而可以确定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比值。
第二,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也就是经常说的交换媒介,它可以使整个社会摆脱“物物交换”的累赘和不便。
第三,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代表财富,被人无限制地贮藏起来,并可随时变换成货币持有者所需的商品。贮敞不仅仅反映了企业和消费者的收大于支,而且是为了应付一些意外的开支或者对付将来人不敷出的情况。这里的贮藏是指个人把货币存在自己身边而不存放在银行里,这是一种习惯,各人保存货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个体户赚了钱,,很大部分用私人保险箱保藏,与其说是出于安全,不如说是为了避免露财。凯恩斯则特别强调利率与人们持有货币量之间有关系,认为在特定时期,货币的贮藏还相当严重。
第四,支付手段。这里的支付,实质上是指延期支付,即买者向卖者购买物品,手头一时没有钱.采用赊购的办法,先得到物品,后支付货款。这样,货币不再立即充当流通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债务可以相互抵消。
第五,世界货币。由于货币发行权在于各国政府,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一般就不再采取铸币或者纸币的形态,而直接以通行的贵金属形态出现,或者将各国货币折算成一定的兑换比率,彼此流通。但这不是无限制的,如果比率维持不下去,则用一国的货币升值或者贬值来加以调整。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上述货币的职能,才会深刻理解人们为什么非要在手中持有一定量货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