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和新经济增长点分析的基本问题,它所关注的是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最优投资决策。其实质是投资与效率问题。传统人力资本投资观主要从微观层面对个体投资决策进行分析,而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则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维度对个体动态投资行为进行竞争性均衡的社会福利比较,包括了对人的投资、人的行为能力、投资收益等方面。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重要。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资本、技术或技能,完全取决于对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劳动者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投资,如果没有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或技能,而仅仅希冀依靠物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力度和效度是有限的。同时在宏观上应由政府向劳动者提供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与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育、提高教育层次与国民终身教育。从短期来看,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对失业的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和增训,增强他们的转岗和就业能力。
(二)完善劳动市场
产生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市场的不完善。例如,劳动供求的信息不完全,就业介绍机构的缺乏,等等。对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劳动市场,积极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且完全的市场信息,使劳动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也能得到其所需要的劳动者。对于我国来说,应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适时出台《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为重点,全面充实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框架,使之逐步完善。有必要建立企业劳动就业诚信评价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主体自觉守法,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
(三)协助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劳动者人尽其才,也有利于减少由于行业结构与劳动力的地区结构等原因而造成的就业难与失业人数。因此,应对劳动者的市场流动提供协助和帮忙,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以及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等支持服务,并形成劳动者流动的制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
(四)其他方面的措施
(1)加大政府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这样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提高就业水平。
政府对基础建设的追加投资,又增加了对私有企业边际产品的需求,这又从另一个领城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在更大的领域和范围内增加就业机会。
(2)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提高国内市场化程度。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需求价格弹性,降低垄断程度,也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扩大就业渠道,为劳动者提供更宽广的就业平台。
此外,应努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