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成考函授《宪法学》学习课程—英、美、法等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院校:辽宁科技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7 12:54:02


    英、美、法等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在资本主义宪法中,英国、美国和法国宪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成彩或少地受到这三个国家的彤响。

    1.英国宪法

    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英国最早产生议会政治,建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英国最早的宪法性文件是1215 年的《自由大宪章)》。英国资产阶级直到1688年才取得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地位,之后陆续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性文件,形成了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英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是,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还不够强大,政治上也不太成熟,而封建贵族仍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在革命中,资产阶级不得不同一部分新贵族结成同盟,以此来反对封建势力。阶级力量的这种实际对比状况和组合方式,决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相应地,英国宪法也就具有妥协性特征。英国宪法是通过逐步限制王权的途径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妥协的产物,在内容上,英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把国王纳人必须受到法律约束的范围,但同时又保留了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部分特权。在形式上,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没有统一的宪法典,而由各个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以及形成的宪法判例、宪法惯例构成。虽然英国不存在统一的宪法典,但它所建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宪政实践中所形成的大量宪法惯例,为后来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制定宪法与构建政制所参考和借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英国被称为“宪法之母”的国家。

    2.美国宪法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以1776年的《独立宣言》为先导,以1777年的《邦联条例》为基础而制定。

    1775-1783年,北美人民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进行了独立战争。1776年,在费城召开的北美13个础民地的代表会议通过了著名的《独立宣言》。这部政治性文件第一次宣布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极大地鼓舞了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殖民地人民。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不仅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也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政治纲领。马克思称其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为美国宪法的制定和宪法修正案增补人权条款奠定了基础。1777年,13个州的代表制定了《邦联条例》,规定由13个州组成邦联。但这种松收的邦联国家结构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现的需要。为克服邦联的峡陷,美国资产阶级开展了制宪运动。要求建立一个温有力的联邦国家。1787年9月,费城制宪会议起草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包括序言和7条条文,后经各州批准生效。

    美国宪法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完整的法典,在内容上确立了以联邦主义和"三权情立”为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但是,受到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之初在内容上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没有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因而一经公布便遭到包括资产阶级民主派在内的公众的批评。为此,1791年通过了10条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修正案,统称《权利法案》。迄今为止,美国先后通过了27条宪法修正案。

    3.法国宪法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革命过程中成立的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较全面地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法治原则,是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法律制度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一般原则,明确宜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产物,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以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对抗封建的君权神授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1791年,法国制定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采取了与美国宪法相同的宪法典形式,内容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宣告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和贵族爵位、称号,赋予公民迁徙、集会、请愿和宗教信仰等自由权利。它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育,宣布废除一切封建制度,取消一切特权,具有进步意义,在资本主义宪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91年宪法颁布以后,在将近两百年时间里,由于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法国的国家政权更迭频繁,经历了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最终共和制取得了胜利。法国的现行宪法是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

    4.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

    如果说英国宪法产生之初,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不够成熟,那么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的诞生,则使宪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已与普通法律有了明显的区别,它们所确立的内容和形式为兆法的发展览定了基础。在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欧亚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制定了本国宪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宪法和德国宪法。

    日本历史上共有两部宪法;一是1889 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冶宪法”),它确立了天皇专权的君主立宪政体,是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宪法。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宪法上的条件,但又混合了军国主义的元素。二是1946年的《日本国宪法》,它确立了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  君主立宪政体,井在第9条中确立了和平主义原则,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此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在德国历史上,著名的1919年《德意志国宪法》(即《魏玛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强调公民的“社会基本权利”和“经济自由”,对私有制进行限制。《魏玛宪法》提出的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和社会化等原则,标志着资本主义宪法的新发展,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宪法向现代资本主义宪法的过渡。1949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简称《德国基本法》)获得通过。据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基本法吸取纳粹统治的教训,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由联邦宪法法院作为独立的宪法机构保障这些基本权利;实行联邦与各州的分权体制,给于各州较多的自治权力;把实权总统变为虚位国家元首;明确禁止对外侵略及实行法西斯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