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成考函授《宪法学》学习课程—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院校: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8 10:39:18


    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长期发展孕育的结果。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宪法的发展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发展相适应的。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在本质不变的前提下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和改变,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在现代国家,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对于调整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完善一国法律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如规定宪法的最高法地位,建立法律规范审查监督体系,严格设定宪法修改程序,明确社会组织和公民在维护遵守宪法中的责任等。其中,设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等专门机构进行合宪性审查是一个普遍趋势。

    第二,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由对抗逐步转为对话与合作,与之相适应,许多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关于加强国际协作的内容。鉴于经济、政治等领域国际合作趋势的加强,有的地区通过条约来推进区域经济、政治的一体化,典型代表是《里斯本条  约》。《里斯本条约》的前身是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领导人在意大利罗马签署的《欧盟宪法条约》,但因法国、荷兰等国未通过公民投票而未能生效。2007年12月13日,欧盟各国首脑签署了《里斯本条约》,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生效。《里斯本条约》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宪法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除业之外、右的国家宪法规定,放在用上形年化头解出同际角端的王路武不会上侵略战争。这些规定反映了国际形势的新发展与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友谊和合作的共同愿望。

    第三,形式上亚视人权保障。人权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过程中提出的权利主张,并为资产阶级宪法所确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人权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充实。特别是社会主义宪法产生以后,以不同形式和内容确认了基本人权,并使之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宪法对人权的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进人21世纪以来,人权范围不断扩大。在主体范围上,人权不再仅指自然人的权利和自由,还出现了集体人权的概念;在地城范围上,人权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内容范围上,人权不仅包含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传统的权利,还包含大最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这种人权保障总体上是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仍具有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宪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宪法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服务于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它的发展仍然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