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最,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积极培育人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操。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救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宜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三)繁荣发展自然科学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落实宪法规定的发展自然科学事业的政策,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的关键所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的哲学社会科学。
(四)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深深融人人民的事业和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深人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文艺创作的重点在于反映人民的心声,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
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