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而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历史经验证明,我们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各条战线的伟大胜利。我国刑法是社会主义的刑法,是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以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对胁从、自首、坦白和立功分子,应当破轻或者免除处罚;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我国《刑法》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规定,有关自首、立功的规定,均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刑事立法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形成了具有科学理论形态的习近平全断依法冶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现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推进法治强国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刑法作为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进一步完尊和实施,必然以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城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竹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加快反腐败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快推进军事立法,为军队建设和部队行动提供基本准则。”这些法治思想对于新时代刑法立法的完善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涉及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严惩恐怖活动犯罪、加强人身权利保护、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加大惩处腐败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和切实加强社会治理等七大方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刑事立法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