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是人类文化的传承
阅读是人类接受前人文化的最基本手段。文化主要是靠文字来进行传递的。因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符号,它所指称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的文化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根据自己的认识、需求和兴趣,将现实世界加以切分和改造,使之符号化、秩序化,从而用语言呈现出一个与自然物理世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文化世界、一个符号的世界。通过语言,人类文化中的价值观、规范得到了最完整、最充分的表达。语言的容量极大,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所有历史。因此可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萨丕尔在《语言论》里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在《现代语言学导论》 中也说过: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作和启发。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人生的主要学习阶段,就是通过阅读各种教材和参考书籍,来接受前人所创造的文化遗产。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来继承前人所创造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来进行新的创造。人类的这种学习功能使自己不断获得巨大的进步。人们通过阅读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思想的源泉和能量,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活力,观念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提升,思想从无序走向有序。一个人如果停止了通过阅读从外界获取信息,他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失去活力,熵值就会越来越大,最后走向死寂。一个人停止了阅读就等于切断了新信息的进入,把自己隔绝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外,就会思想僵化、与世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