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课程的学习方法(第五节)

院校:广东成人高考 发布时间:2022-08-02 17:25:18

     二、课程的学习方法


     1.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整体有机融通起来

     在本教材里,把阅读论和写作论进行分列,只是为了理论阐述和教学实践的方便。实际上它们很难截然分开,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和互为融通的。阅读或写作中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章之间也没有截然的界线,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而在谈一般文章写作的时候,实际上也提供了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技巧。

     在中小学的实际语文教学中,阅读论和写作论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讲完了一组文体类型的文章之后,常常配合着进行某一文体的写作训练。就是在写作辅导课中,也时常需要引进一些名家范文来使抽象的写作理论具体化。阅读论和写作论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在学生的实际写作活动中,阅读范本常常会提供学习写作的参照系和坐标,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步。没有蜜蜂采蜜式博采众长的借鉴,就不会有超越前人的创新,就会失去发展写作能力的高起点。可见,写作实践也离不开阅读的铺垫和映射。因此,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都要注意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

     阅读与写作的理论,同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十分稳定的“三角”关系。阅读与写作的理论对后两者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曾经指出: “列宁说过: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①但是读写理论对读写实践的指导作用并非是“立竿见影”的,其作用是潜在的和深远的。只有对读写理论融会贯通以后,它已经融化到了你的“血液” 中去,才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读写实践中去。真正掌握了读写理论的人,在阅读与写作时绝不会再去印证已经学过的理论,他是凭一种内在的直觉在阅读与写作。

     文章阅读对读写理论和写作实践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阅读可以说是读写理论的基础,阅读的具体实践可以丰富和发展读写理论,这是不言而喻的。阅读对写作的功能更是为人们所肯定。古人有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文选烂,秀才半”、“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鲁迅先生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名篇的阅读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照系,是作者进行变异创新的前提和基础。